 | 計 畫 名 稱:異常氣候下跨河橋梁與港區水位溢淹預警系統之建置研究 |
|
主管單位: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 |
|
執行單位: | 國立中山大學 |
|
執行期間: | 105年2月~105年12月 |
|
年度: | 105年 |
|
核定經費: | 1,070仟元 |
|
計畫主持人: | 陳冠宇 |
|
中文摘要: | 2015年蘇迪勒颱風造成長浪襲擊台9線公路;2013年海燕颱風雖然遠在菲律賓外海,但卻在龍洞產生瘋狗浪,造成八死八傷的慘劇;2008年熱帶氣旋納吉斯引起的暴潮更是造成緬甸大區域的傷亡與破壞,2004年南亞海嘯與2011年東日本311海嘯都造成重大傷亡,當海嘯或異常長波遇海陸交界上的河口地形,所攜帶的龐大水體除了會跨過河道溢淹至內陸外,也會隨著河道繼續逆流溯升,對其橋梁造成安全上之威脅。颱風來臨造成河川水位暴漲,出海口附近又受暴潮及長浪衝擊,可能對跨河橋樑通行安全形成威脅。因此,本研究也以淺水方程組評估由水利署所提供之水位與流量資料及港灣研究中心之港灣地區暴潮及波浪資料,了解其對跨河橋樑通行安全之可能影響,供運輸單位參考。
為有效減少這樣的災害造成之傷亡,本研究發展一個具實用性的預警系統,可評估港區海嘯溢淹潛勢,並結合Google Earth 地理資訊系統之圖資,以瞭解海岸及港灣地區(包括臨海地區之道路或橋梁)在海嘯溢淹所受影響範圍,據以提高港灣防災能力及建立民眾自救知識與緊急逃生用,大幅降低災害之威脅。另建構一個跨河橋梁之預警系統,在異常氣候下(包括颱風暴潮、長浪以及河川水位等複合條件),以評估跨河橋梁附近之水位,了解其對跨河橋樑通行安全之可能影響,供運輸單位參考。
關鍵詞:橋梁溢淹預警系統、溢淹潛勢圖、跨河橋梁、地理資訊系統、長浪、暴潮
|
|
重要工作項目: | 1.建置颱風或強降雨期間,河川水位暴漲與下游受暴潮及長浪衝擊等複合影響條件,跨河橋梁水位溢淹之數值模式,評估極限狀況對其通行安全影響。
2.建置海嘯臺北、基隆、花蓮、蘇澳等4個港區的Google Earth 地理資訊系統圖資之視窗化操作介面。
|
|
預期具體成果及效益: | 1.建立颱風期間跨河橋梁之通行安全評估的技術及資料庫,提供跨河橋梁可能遭受通行安全威脅參考。
2.當地震海嘯發生時,評估臺灣主要商港影響範圍與淹水潛勢,預先掌握對臺灣環島近岸地區可能發生之風險及因應措施。
|
|
檔案下載: | 成果報告_異常氣候下跨河橋梁與港區水位溢淹預警系統之建置研究.pdf精簡報告_異常氣候下跨河橋梁與港區水位溢淹預警系統之建置研究.pdf成果海報_異常氣候下跨河橋梁與港區水位溢淹預警系統之建置研究.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