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計 畫 名 稱:105年海氣象自動化預報模擬系統作業化校修與維運 |
|
主管單位: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 |
|
執行單位: | 國立成功大學 |
|
執行期間: | 105年2月~105年12月 |
|
年度: | 105年 |
|
核定經費: | 2,680仟元 |
|
計畫主持人: | 李兆芳 |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屬於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05年科技計畫「海洋防災科技及永續發展計畫」綱要計畫之分項計畫「臺灣主要商港海象暨溢淹資訊建置之研究」計畫中規劃兩年期計畫之第二年,目的在確保波浪、水位及海流等海象預報模擬系統(TaiCOMS)作業化之運作與維護,並針對臺灣周圍海域建置中尺度水動力模擬子系統,以及依據澎湖海域海象特性規劃與建置合適的波浪、水位及流場等海象模擬子系統,提供澎湖港與本島各港口間藍色公路相關的海象模擬資訊。
本年度計畫完成研究成果主要有:(1)建構包含中尺度臺灣周圍海域及小尺度各港區近岸海域水動力模組整合之水動力模擬作業化系統;(2)更新風浪模擬系統作業化模擬流程,包括近域風浪非穩態模擬及巢狀網格邊界波譜資料輸入等;(3)完成小尺度澎湖海域水動力模式建置、模擬與校驗,並結合中尺度水動力模組建構出澎湖海域水動力模擬子系統;(4)建構包含遠域、近域及近岸三層巢狀網格之澎湖海域風浪模擬子系統;(5)完成澎湖港龍門尖山港區港域波場模擬與港池共振特性分析等。
本計畫達成效益包括確保海象預報模擬系統正常運作、改善海象模擬預報品質有助於港口營運及海上航運安全維護,颱風期間或緊急海難、海岸災害時可提供防救災必要資訊。此外,本計畫得到之臺灣周圍海域及澎湖海域波浪、水位及流場等海象模擬資料可應用於本島與離島藍色公路,提供船舶即時海象資訊,保障船舶交通航行安全。
關鍵詞:海象預報模擬系統、風浪、水位、流場、澎湖海域
|
|
重要工作項目: | 1. 進行臺灣近岸海象模擬系統維護及精確度改善。並以臺灣環島海域之現場觀測資料與預報進行成果評估。
2. 發展澎湖海域近岸風浪模式及作業化建置。
3. 發展澎湖龍門尖山港細尺度港域波浪模式建置。
4. 發展澎湖海域近岸水動力模式及作業化建置。 |
|
預期具體成果及效益: | 1. 完成105年度本島各大商港近岸海象模擬作業化預報成果評估。
2. 完成離島澎湖海域近岸風浪模式之建置。
3. 完成離島澎湖龍門尖山港區細尺度波浪模式之建置及港區穩定性模擬成果。
4. 完成離島澎湖海域水位及流場模式之建置。
|
|
檔案下載: | 成果報告_105年海氣象自動化預報模擬系統作業化校修與維運.pdf精簡報告_105海氣象自動化預報模擬系統作業化校修與維運.pdf成果海報_105海氣象自動化預報模擬系統.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