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計 畫 名 稱:移動載台測量製圖技術發展工作案 |
|
主管單位: | 內政部地政司 |
|
執行單位: | 國立成功大學 |
|
執行期間: | 105年2月~105年12月 |
|
年度: | 105年 |
|
核定經費: | 4,400仟元 |
|
計畫主持人: | 江凱偉 |
|
中文摘要: |
本計畫為移動載台測量製圖技術發展的第一年度。傳統測量以及屬性調查作業從開始收集資料到系統建置耗時,已不符合科技發展的趨勢與成本效益。近年來測量與空間資訊技術正在逐漸革新,革新所帶來的效益仰賴系統空間及屬性資料的時效性以及正確性,並藉此發揮它的功能以表示真實世界的現象。攝影測量製圖的技術與精密整合式定位定向系統結合,搭配多種感測器來收集空間資料,能夠實現快速即時移動式測量及空間資料之多平台製圖技術。透過使用移動載台製圖技術建置空間資料,可更快速及有效規劃國土發展,進而推動空間資訊產業之成長。因此本計畫將試辦移動製圖技術於地籍測量之應用。而車載及無人控制載具的直接定位技術,能夠即時監控、定位及量測環境,對災害防救的緊急應變措施有極大的效益。加上目前備受矚目的行動裝置,發展低成本的室內移動製圖與導航定位技術,能夠與其他載台構築聯合作業模式,應用在防災與資源調查領域,尤其對在室內環境中發展防減災應用有極大的助益。此外相應而生的適地性服務,身入其境的室內圖資可對消費者產生視覺性及情緒性的影響,發掘出更大商機。同時針對物聯網技術與智慧城市之發展願景,預期結合現有多平台移動製圖技術、室內圖資建置技術、物聯網與移動裝置組成綿密的空間資訊應用網格將支撐適地性服務(含災害防救)急速擴張的需求,這對深化空間資訊領域產業的發展有正面的助益。
本團隊在內政部支持下持續自主研發適用不同平台之移動製圖技術,並獲致相當之成果,冀望於本案能夠在既有成果上持續更進一步探討,並往應用面推廣,包含下列與多平台製圖系統與防救災應用相關之議題:發展公尺級量測精度之室內環景影像移動製圖技術與移動裝置通用之室內外定位技術、發展地籍測量移動製圖技術、發展災後快速製圖技術、發展多平台製圖系統測試及率定服務。同時希望藉由積極參與國外專業領域各學會之研討會、參與論文競賽與發表高品質期刊論文持續加強專業人才訓練與先進多平台製圖技術之國際競爭力。 |
|
重要工作項目: | 一、 發展移動裝置通用之室內外定位技術
(一) 研發具備公尺級量測精度之室內環景影像移動製圖技術,並可結合本部電子地圖之內外聯合導航圖資。
(二) 研發適用車載與行人模式、室內與室外等多情境應用場景之移動定位技術。
二、 發展地籍測量移動製圖技術
(一) 應用移動製圖技術精進地籍測量作業,提升作業效率及正確性。
(二) 規劃地籍測量影像或點雲資料庫,輔助土地複丈內、外作業。
三、 發展災後快速製圖技術
(一) 研發快速獲取災害區域圖資之硬體設施。
(二) 研發處理災害區域圖資之軟體服務。
四、 發展多平台製圖系統測試及率定服務
(一) 建置多平台製圖技術測試與率定設施,規劃車載及影像感測器之儀器率定服務,並提供率定參考報告。
(二) 建立車載及影像感測器率定參考報告標準。
|
|
預期具體成果及效益: | 一、 自主研製基於新一代複合式移動製圖系統之室內圖資蒐集系統並發展獨特的適地性服務模式。
二、 自主研發智慧型可攜裝置近即時防救災直接定位空間資訊蒐集技術,結合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技術,提升救災效率。
三、 自主研製滿足室內與室用兼用車載/個人系統、無人的空載系統與具備陸空聯合作業能力複合系統以快速獲取多元空間資訊,以因應未來可能發生之災害應變與傳統製圖需求及其他各項學術應用,並自主發展部分軍民通用之關鍵科技,落實國防科技自主化的原則。
四、 發展陸空複合平台國土資源利用調查系統,結合地籍測量、林業、水利、水土保持、地質調查及防災單位,推廣多平台製圖技術應用。
五、 建立自動化多元空間資訊分析與管理技術,提升處理與分析多平台製圖系統所生產巨量可量測空間資訊之效率,俾用於快速災後情蒐及分析處理。
六、 持續發展多平台製圖技術專業實驗室並提供各界免費的測試與率定服務,確保作業品質外,亦可協助業界送回國外校驗的成本,提升經濟效益。
七、 發展建構智慧城市所需的空間資訊蒐集與更新技術。
|
|
檔案下載: | 精簡報告-105年度移動載台測量製圖技術.pdf成果海報-105年度移動載台測量製圖技術.pdf成果報告_105年度「移動載台測量製圖技術發展工作案」.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