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計 畫 名 稱:學校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精進計畫(3/4) |
|
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
執行單位: |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
|
執行期間: | 106年1月~106年12月 |
|
年度: | 106年 |
|
核定經費: | 61,740仟元 |
|
計畫主持人: | 詹寶珠 |
|
中文摘要: | 近幾十年來由於全球氣候的快速變遷,導致災害成為社會變遷過程必然發生的現象。國際上普遍之趨勢,皆致力於災害管理的推動,強調建立耐災能力之學校耐災教育推動,成為國際推動之主流。教育部透過教育體系提升師生之防災知識、態度及技能,自民國92年開始邀集具有災害防救經驗之學術機構,共同推動防災校園深耕計畫,現推動執行「學校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精進計畫」(104-107年),期藉由人才培育、教材研發逐步導向落實在地化防災校園之建置,擴大形成防災校園網絡。為強化計畫整體執行成效,本計畫協助彙整104年及105年防災校園建置成果,持續推動與建置防災校園、防災幼兒園及追蹤防減災與氣候變遷調適教育素養,並根據目前計畫推動面臨之核心問題,結合國際防災教育推動之趨勢,提出108-111年度4年期學校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中程計畫(草案),以健全完整的運作體系,落實防減災與氣候變遷調適教育之推動。
關鍵詞:防災教育、防災校園、氣候變遷調適教育 |
|
重要工作項目: | 1. 擴大防災校園建置,完成第一類基礎防災校園建置。
2. 輔導國民中、小學以具中、高災害潛勢之學校優先辦理。
3. 強化區域服務推廣團、協助縣市輔導團之運作能量及第二、三類防災校園之建置與執行。
4. 運作22個縣市輔導團,強化落實各項地方防災教育工作執行。
5. 推廣資訊平臺,強化其應用與查詢功能及使用性,增加流量人次,並研析平均每人停留時間、便利性、滿意度、有用性、人次等內容。
6. 深耕大專院校防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培育相關專業人才。
7. 運作教學聯盟中心,媒合產業與學校進行產學合作案,培育產業人才。
8. 防災素養長期追蹤學校,掌握師生素養變化情形。 |
|
預期具體成果及效益: | 1. 擴大防災校園建置,預計補助300所學校參與防災校園建置。
2. 輔導國民中、小學至少各達140所(10%)與285所(20%)參與,以具中、高害潛勢之學校優先辦理。
3. 完成22縣市防災教育輔導團輔導並協助中長程計畫與彙整運作特色各1次,並執行北南分區經驗分享交流會至少2次。
4. 維運「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資訊平臺」系統,並研析平均每人停留時間、便利性、滿意度、有用性及人次等,瀏覽人次預計25%。
5. 辦理防減災與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創意競賽,帶動全國防減災與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觀念。
6. 辦理大專院校防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培育預計300人次。
7. 推動產學連結,推廣專業融入補充教材至產業,各領域至少完成1個產學連結媒合案例,預計完成9個案例。
8. 規劃常態性防減災及氣候變遷素養檢測模組,並追蹤北中南東區共8所辦理長期防災素養學校,掌握學生素養變化情形,參與學生素養4年預估提升5分。
9. 持續追蹤8縣市計10所防災教育示範幼兒園並持續補助建置14縣市防災教育示範幼兒園。
10. 辦理1場次全國防災教育政策研討會。 |
|
檔案下載: | 成果報告-45.教育部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計畫成果報告.pdf精簡報告-45.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推動及成效評估計畫.pdf成果海報-45.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推動及成效評估計畫.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