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掌握臺灣東部深部地質構造及火山活動特性,全程計畫將針對花東縱谷南段區域進行空中磁力探測,範圍涵蓋臺灣東部四大主要地質區,由西向東依序為脊樑山脈地質區片岩帶、脊樑山脈地質區板岩帶、花東縱谷地質區及海岸山脈地質區,本年度計畫之探測範圍介於瑞穗至玉里間。
本計畫產出了網格間距100 m的高解析度全磁力網格,並運用三維磁力向量逆推技術,獲得高解析的三維磁化向量模型。藉由分析磁力特徵並與既有地質圖比對,顯示淺層高磁異常體對應中央山脈的超基性岩體與海岸山脈的火山岩體,基盤具高磁性呈北北東方向條狀分布,由西至東共有3組高磁條帶,概略分別位於中央山脈板岩帶、海岸山脈及東部海岸下方,且兩相鄰條帶間磁化方向近乎相反,暗示歷經弧陸碰撞作用前,原本塊體可能具有海洋板塊記錄地磁反轉的特徵。
此北北東方向分布的高磁條帶,推測主要受到中新世隱沒帶的影響,呂宋島弧順此古隱沒帶拼貼回歐亞大陸邊緣。故深層基盤呈現向東傾斜的覆瓦狀構造。宏觀而言,概略對應3大地體構造區:
(1)屬於中生代歐亞大陸邊緣的脊樑山脈片岩帶;
(2)屬於中新世隱沒帶的高磁玉里帶、低磁的脊樑山脈板岩帶及花東縱谷下方的高磁地塊,其磁化方向與現今地磁方向概略相反;
(3)屬於上新世至更新世弧陸碰撞作用下,仰衝回古隱沒帶上方的中新世島弧火山岩體及碰撞沈積盆地。
關鍵詞:空中磁力探測、火山地質、海岸山脈、花東縱谷、板塊構造 |